第261章 大刺头  (第2/2页)
    这些老人是穷苦人家。    李愔记得这些人,他们之中,都有得过天花,都是孤寡老人,近一段时间,他们主动过来帮忙。    他们一来便问:“子立先生可在?”    李愔好奇,便放下手中的瓶子走了出去。    “我在!你们怎么来了?”    在他眼前大概有两百来人。    其中有一个七十几岁的老人走到了前头。    他对着李愔行了个礼。    “我们听说子立先生在这里,便想着过来看看,能否帮上点忙。”    老人的话,让人感动。    这是人们自发的行为。    “你们年纪都不小了,我怎么好意思再给事让你们做?”    “还请子立先生一定要给事让我们做!您为了安乐坊而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救人于危难之中,我们做点小事,也是应该的!”    老人说完后,其他人也是七嘴八舌的接话。    孙思邈道:“子立先生,我看这些人如果不让他们做事什么,他们怕是不会离开了!不如,让他们与我们一起采集吧?”    这些人一听孙思邈这么说,直接说道:“还请孙真人教导我们如何做,我们一起将它完成了!”    他们竟然直接绕开了李愔。    生怕李愔说他不答应。    这让李愔体会到了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人心拧成了一条绳子,还怕战胜不了困难?    不等李愔说些什么。    人们已蜂拥而入。    这一切的行为,直接看呆滞了文武百官。    就算李世民也没有这等人心啊。    人们是发自于内心的想为李愔做点什么。    从这一件事看来,人们对于李世民出钱的这一件事上,完全无感,对于李愔为民而忙的事上,他们心疼不已。    孙思邈又劝:“子立先生,人多力量大,现在时间不等人,早点处理好,早点为妙!”    “好!一切有劳大家了!”    众人欢呼。    大家是斗志满满的,虽然有些人也是七老八十,但他们的动作却也不比这些官员们差多少。    官员们自然也是不能落人口舌,被说自己不如老人,只得加快速度。    一切比李愔想象之中还要快上很多。    仅仅是用了近三个时辰,近万头牛的牛痘就被收集完了。    所有的牛痘被运到了统一的点上,将由李愔及他的工人一起加工!    李愔看着这一大堆装着牛痘液的瓶子,它们都有统一的编号,那么接下来这些都要被变得粉末,然后交由孙思邈及文武百官统一接种。    安乐坊及其他高风险地区中的百姓们可以安心了。    至于长安城内所有百姓。    他还得多弄点牛来,多多收集才是,疫苗这种东西不怕多。    他指挥着工人们处理着这些东西,突然孙思邈来寻。    “子立先生,老夫碰上一个疑难杂症,那个病人十分怪异,能否请您一同看看?”    孙思邈问道。    现在有些病,孙思邈没有底的,都会来找李愔看。    “您稍等!”    接着他交待后工人后,便与孙思邈一起离开了。    可他前脚一走,后面便有人走进来。存不易的大唐第一逆子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