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鬼子的总结会  (第1/7页)
    让人头痛的林凡,这个时候正陪着美国商务代表团。    他们听到林凡说要连夜去句容。    这些人也不愿意去当涂了,他们提出来跟着一起去。    虽然从这里去句容需要连夜赶路,但这些人也顾不得这么多。    他们对特种旅地盘上的各种情况,通过这些天的考察。    已经了解不少,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谈条件、做决定!    这件事情上,林凡是着急的。    这群商务代表团的资本家们,表面上是一点也不慌。    到底慌不慌,他们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    林凡心里也有数:美国刚刚从经济危机里面走出来。    这些年来,政府大力印钞,搞各种基建,在国内到处发钱。    用国家投资拉动内需,解决工厂生产和工人生活之间的矛盾。    短期来看,这种做法起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一直印钞票,引起的通货膨胀。    这也是政府无法承受的痛。    并且人心总是不足的,经济危机的那段时间。    普通百姓们想要的只是一份工作,能够糊口就好。    他们想要的工作,政府通过大力投资修路、搞各种基础建设,拉动整个国内的需要,解决了。    现在这些人的工作有了、随着这些年的通货膨胀,工资也提高了。    可是政府已经不敢继续执行这种经济模式,再这样下去,整个政府就要破产了。    准备缩减政府开支和基础建设投资。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整个美国国内的工业生产、会再一次迎来生产力过剩。    这种后果简单地说:就是产品太多,买的人太少。    工人太多、工作岗位太少。    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很多,但是都会在整个社会引起阵痛。    总有一些人是会受到影响的,有一部份人的利益是会受到损害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到国外去。    一下子就能够把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掉。    并且还能够让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式更加健康。    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能够生产工业用品的,不是只有美国才能够生产。    还有那么多的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生产过剩,需求不足。    这也是为什么林凡提出在建设一条工业生产线,会引来艾森豪威尔·杰森大使这么的重视。    美国如果能够在这个有着四万万人口的农业国家倾销工业品,这将会给国内带去至少上百万的就业机会。    现在特种旅的地盘上已经有一百三十多万人口,按照林凡提出来的设想。    也可以解决至少三万人的就业。    如果不是战争,这个代表团里面的人,都已经跟特种旅开始谈判了。    今天特种旅用实力,展示了肌肉。    给了这些美国人不少的信心。    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把鬼子看在眼里:他们投资的企业,就算是鬼子占领到这块地盘上。    也不能够给抢占过去的。    至少在现在这个时候,他们还是乐观地认为:鬼子不敢对美利坚合众国动手的。    毕竟鬼子打这场战争,使用的弹药是美国公司生产的。    鬼子打这场战争,使用的石油,百分之七十都是美国公司生产的。    鬼子打这场战争,使用的钱财,有一半都是美国商人投资的。    艾森豪威尔·杰森大使想到自己的国家,左手支持鬼子,右手支援特种旅。    想想就感觉到这中间有什么不对。    到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艾森豪威尔·杰森大使不好意思说出来。    林凡这个时候心里虽然急,却不能够表现出来。    双方心里都想着早点商定具体细则。    但是双方都想要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    特种旅的炮团深夜回到句容的时候。    鬼子海军第三舰队终于离秣陵十公里位置的江边接到了黑岩义胜旅团长。    好运的新家玲央指挥官也活着。    为了接回江南岸边残存的这二百多个鬼子。    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清川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    虽然这是在晚上,但是他还是按照自己的计划。    只派了征用的民船过江,到江南岸边接鬼子。    然后再转运到第三舰队的战舰上面来。    长谷清川司令官是知道第二十二旅团出发时候有多少鬼子的。    它更清楚派出去的第十一战队有多少鬼子。    这两支队伍加起有一万四千五百个鬼子。    结果它派过去的民船,只装了半船鬼子。    就没有了!    后面没有鬼子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