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当世名将鬼子六  (第1/2页)
    第一拨来降常胜军士卒共45人,人均给100文就是4500文,再加上三天干粮,合银七两左右。    现报领头总兵给三千两,从者一人20两,共700余人,合计就是17000余两。    “一万七除以七,一七得七,二七一十四...”    贾六心算很快,利润接近2500倍,这买卖能做。    而且是跟漕粮转运一样正大光明就把钱挣了,不用担心有人眼红,因为这是分间离化常胜军的必要手段。    皇上同意的!    剿抚并用,平贼利器。    花小钱办大事,说的就是这个。    “回头拿我大印把条子盖了,去找户部伊大人领银子,明天江苏有几船漕银过来,让他先支给我。”    琢磨今天晚上肯定会有一大批常胜军士卒来投,贾六也没睡意了,直接现场办公。    果然,没过多久,又有十几名常胜军士卒攀城而下前来投诚。    按章办事。    账目上赫然又多了副将林某率500余众来投,给银一万一千两的记录。    一条又一条,天快亮时,账本上已经开支出十三万两了。    来降常胜军士卒340人,人均四百两,实际一百文一个。m.    “善战者,何以无赫赫之功,皆因为一言一语一主意,便令敌军分崩离析矣。”    贾六自得,他最看不上的就是猛将兄,动不动光着膀子提大刀带弟兄们玩命,一将功成万骨枯的。    凡事算在先头,没有尸山血海就把敌人解决了的,这才叫名将。    不损一兵一卒就能赢得战争胜利,才是合格的统帅以及领袖。    这方面,贾六经验值拉得满满。    当年他玩帝国时代,那城堡能建满半个地图,愣是把电脑玩家逼到集体投降。    就这水平,对付小小常胜军,还不是手到擒来。    虽然实际才三百多来降,但贾六相信这只是个开端,随着消息的传播,白天一定会迎来千人以上规模的投降浪潮。    为了确保投降的“教匪”回乡不受地方歧视,能好生过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贾六一直在不停的盖章。    每一个“叭”声,就代表一个农民重新获得了新生。    林三毛供称的明白,王伦嫡系教众不到千人,连同绿营响马真正敢于造反的就两三千人,其他人不是被裹挟,就是单纯想混口饭吃,或是压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够得上砍头大罪。    对于这些无知之人,贾六没法拿他们脑袋向清廷请功,所以,还是给予活路,让他们回家种地去。    他是贾世凯,不是曾剃头,长毛没杀多少,倒是百姓给屠了几千万。    “少爷,够了吧?”    杨植看着满满几大筐,怕是有上万张的“无事归乡证”,再看看实际登在名册上的三百多人,总觉得投入和产出不符。    但少爷就喜欢盖章,手都没停过。    “这哪够,少说得三万张。栓柱,你要知道投降这种事,是会人传人的。于其人多了证不够发,还不如现在多辛苦一些。”    贾六很有信心,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