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怕陆军姓了杨?就不怕姓了戚嘛?  (第1/2页)
    杨博病逝了,陆军部不可一日无尚书。    皇极殿早朝。一场争夺陆军部尚书的好戏,在朝廷各派之间上演。    朱载圳道:“关于陆军部尚书的继任人选,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边疆局侍郎,内阁阁员王崇古拱手:“禀皇上。臣认为,应由陆军部左侍郎杨俊民顺位继任。    杨俊民是国丈,万分可靠。又是襄毅公的嫡长子。有道是虎父无犬子......”    王崇古话还没说完呢,立马就像捅了马蜂窝一般,招致群臣反对。    张居正道:“王部堂是襄毅公的亲家,自然要替杨家说话。    以前只听说过皇位、爵位父死子继,没听说过官位也父死子继的。    如果国丈接任。陆军部岂不成了一家一姓之陆军部?”    张居正的反对的理由很充分。“一家一姓”只适用于皇位、爵位,不适用于官位。    王国光道:“臣认为张先生所言极是。国丈若接任,军中定有非议。”    陆绎道:“东南抗倭时,曾有戚家军的军号。后来皇上觉得不妥,改为了皇家近卫军。    如果国丈接任,那陆军岂不在实际上变成了‘杨家军’?”    海瑞道:“臣认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王部堂举荐国丈无可厚非。    但臣就事论事。以国丈的资历,实在难以胜任陆军部尚书。”wap..OrG    其实,朱载圳心中已经有了人选。那个人选的确不是国丈杨俊民。    不过他没有急着说出自己的人选。    人事即政治。总要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再就坡下驴,方能彰显远德大皇帝的英明。    朱载圳问:“哦?那你们说说,谁合适?叔大,你先说。”    张居正答道:“臣认为,戚帅最合适。戚帅是从东南抗倭时期开始,跟着皇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刀山火海走过来的!    平倭患、保京城、收草原,他是皇上的左膀右臂。    光复西域,他更是全军统帅。    自陆军部设部起,他就是陆军元帅。现在也该晋身尚书了。”    张居正的建议,看似无私,实则有私。    戚继光其实算是他的人。    别忘了,那封署名“门下走狗戚继光”的信,还在张居正手里呢!    戚继光这些年,一直跟张居正关系很好。张居正肾虚,戚继光年年都派人到辽东采购滋补神药海狗鞭献上。    二人虽未在明面上结成政治同盟。张居正却一直视戚继光为自己的隐形盟友。    海瑞提出了反对意见:“张先生之言,臣不敢苟同。    陆军建部之初,设了元帅,又设尚书,初衷就是以文治武。防止武人权力过大。    戚继光是武人,怎能做尚书呢?”    张居正针锋相对:“唐先生病逝时,邓子龙接任海军部尚书。刚峰兄那时候怎么不说邓子龙是武人,不能当尚书?”    海瑞一愣,不知如何辨驳。    陆绎道:“臣也认为,戚帅适合接任。”    王国光道:“臣附议。”    潘季驯也说:“臣附议。”    满朝文武有一多半儿的人都支持戚继光。    就在此时,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