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章 没空去京城参加表彰会  (第1/3页)
    老妈又跟他商量:“本地规矩,请酒宴还是要请一对唢呐的。有些还去请乡电影队放电影,请冈南采茶戏唱几天大戏,或者请唱古文的,唱蚊账戏的热闹几天,我们要不要请这个?”    潘大章爽快说:“全部请都花不了多少钱,就请吧,只要是别人请的,我们都请。”    “吹唢呐的就是岭背老张他们手艺好,明天中午放学我去趟岭背请他们吧。”    前面晒谷场那么大,用来放露天电影完全够地方。    采茶戏可以设在庭院里面靠围墙位置。    温小芹却说:“还是把采茶戏台摆在碾米房旁边好,设在庭院内,什么人都有,他们把小院都会搞得一塌糊涂,有人还会随意窜到家里去。”    邹秀花也认可小芹的话。    “这些东西我让晨光叔去请,每年庙会都是他请的,他是潘族长辈,有喜事自然要请他。”    潘大章表示认可。    “夏祺村的德东也让人给他寄个信,让他一家都来喝酒。”    “你三叔天天在带人帮他种薄荷,让他通知一声就行。”    前世三叔在家做鞭炮出了事故,记得就是在当年的四月初,阴雨回潮天气。    现在已经是四月底,这一世他应该是逃过一劫了。    老妈说:“老三老四现在都变了很多,虽然跟你爸还是没有招呼打,但是有事都会找来跟我商量。要是换作在以前,我们家的事还想叫到他们帮忙?不说烂话都好了。”    老妈说都是因为大章现在有出息的缘故。    他们才主动改变了态度。    两人待了一会,就回俞督。    第二天他到学校,谢东生找到他,兴奋地说:“小潘恭喜你,今年的五四当代杰出青年名单上有你的名字。你是我县,也是冈州市唯一的一个。现在文件发到了县办公室,刚才柳部打电话过来,让你中午放学去一趟宣传部。”    潘大章知道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誉。    自己若是在仕途,有了这荣誉,从此青云直上都不是难事。    校院内黑板报上都刊登了各种文学作品,每半个月换一次。    《俞督文艺》也已经出版了第一期。    反响还不错,出了五千本,每个乡办公室,所有学校,单位都按规定领取一定的数量。    潘大章还赠送了几十本到冈州市文联,以及附近的几个县宣传部。    市文联深受刺激,认为工作没做到位。    一个县宣传部都印刷文艺杂志了,堂堂的市文联都无所作为。    经市文联紧急协商,也决定出版一本《红土地》杂志,而且申请正规刊号出版。    跟潘大章商议让他担任杂志主编,被他捥拒了。    “周老师是我市的名作家,是前辈,理应由周老师担任主编。况且我在学校读书,也在俞督,处理工作也不方便。”    最后,他答应在首刊上发组诗和一个短篇,还帮助拉了一些名家发稿。    除了读者写信之外,全国各地也有许多诗人和作家给他写信,跟他讨论写作上的事情。    其中不乏名家和评论家。    在许多报刊上,评论潘大章的诗为哲理诗派,跟新兴的朦胧诗派产生一样的轰动效应。    许多诗人的作品吸收了他的理念和抒写模式,也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作品。    《俞督文艺》是属于县城内部刊物,属于学习型的,是为了培养县城文学人才阵地的。    所以不需要拉外地名人来投稿。    而《红土地》就不一样了,    它是一本综合性文艺季刊,多刊发一些名家作品,有利于它走出冈州,走出赣省,走向全国。    潘大幸养成了习惯,一般上体育课和劳动课,他都可以去县委办公室。    体育课即使不止,考试时也绝对能够拿好成绩,不会拖班上后腿。    他的身体各项素质都比其他人强。    还有劳动课。    谢主任特意跟他说:“上劳动课时,你可以不用去上。”    这个季节上劳动课做得最多的事就这去种树。    学校旁边的公园都是他们劳动课的战场。    公园后面不远是绵绵几十里的俞山。    学校为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德,会找赤脚医生,给大家认一些中草药材知识。    让学生在劳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