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7 章 第 387 章  (第2/2页)
  至少得做到不缺衣少食!    朱厚照听到文哥儿提起秦始皇汉武帝他们一声令下,几十万户人家立马全部撵到北边去落实移民实边政策,很有些心神激荡。等文哥儿说不能效仿,他才郁闷地道:“好难。”    怎么感觉做什么事都好难!    文哥儿笑道:“做事不难,想把事情做好才难。其实当年太宗皇帝迁都北京来了个‘天子守国门’,便是最好的边防政策了。”    国都都给你摆在这儿了,军事、政治、经济还不得跟上?文武百官阖家老小都在这里,你敢不尽心尽力把北边的外敌压制下去?    文哥儿敢捣鼓河西走廊的开发计划,正是因为北方边境相对于唐宋时期说得上是非常安宁的吗?如今草原上几乎找不出称得上大明心腹大患的势力。    趁着世道还算安稳,卯足劲搞发展啊!    一听到“天子守国门”这句话,朱厚照那颗小心脏顿时又沸腾起来了:“太宗皇帝,聪明!威武!”他挺起了自己小小的胸脯,骄傲地宣布自己以后也要成为太宗皇帝那样聪明又威武的存在!    见他有这样的伟大决心,文哥儿笑眯眯地问:“太宗皇帝迁都的时候很多百姓不愿意北上,殿下要是碰上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朱厚照冷不丁被这么一考校,不由陷入沉思。他犹豫着回答:“不愿意的统统砍头?”    文哥儿乐道:“殿下可以    去找找当时的记载,看看太宗皇帝是怎么应对的。”    他继续笑吟吟地给朱厚照提出新问题:等到百姓愿意搬了,准备正式营建北京了,你派谁负责这项大工程?你需要多少方面的人才?你修紫禁城的银钱和物资又从哪里来?建好紫禁城后你又如何保证南北粮路通畅?    文哥儿随手扯了张纸,给朱厚照细化出一长串问题,并表示只需要亿点点政治素养和亿点点数学基础就可以轻松解决!    朱厚照:?????    他怀疑他小先生是因为自己假期被喊来东宫,故意出题为难他!    只是他可是要成为太宗皇帝那么威武的存在,怎么能连这点小问题都解决不了!    朱厚照哼唧两声,掷地有声地夸下海口:“孤肯定能把这些问题统统解决掉!”    文哥儿笑而不语,在旁边陪着一生要强的小猪崽子冥思苦想老半天,直至把桌上的茶点都消灭干净后才溜溜达达地出宫去。    文哥儿一走,朱厚照马上跳下地,抱着那长长的一大串问题蹬蹬蹬地跑去找他父皇。    有问题,找大人!    当爹的帮儿子答疑解惑,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他才不会笨笨地一个人苦苦思索,他可是长了嘴巴的!    猪崽骄傲jpg    朱祐樘正在和张皇后下棋,享受对他这个勤勉皇帝来说同样难得的闲暇时光。    看到自家儿子一阵风似的跑了过来,朱祐樘微微讶异,搁下手里的棋子问道:“照儿你怎么跑这么快?是碰上什么事了吗?”    朱厚照把手上的长卷咻地展开,对朱祐樘道:“父皇,我有这么多问题要问你!”    朱祐樘:“…………”    你这是从哪弄来这么多问题?    朱祐樘接过长卷一看,认出了上头的字迹。    这不是小神童的字吗?!    朱祐樘转头问:“你召你小先生入宫了?”    朱厚照用力直点头,然后就给他父皇描述了一下当时的情形。    他们聊着聊着,小先生的问题就开始一个接一个往外蹦!    小先生一定是恼了!    不高兴休假期间被召到东宫!    朱祐樘:“…………”    听起来确实是小神童能干出来的事,难得你小子还有点儿自知之明。    朱祐樘仔细看那长长一串问题,百姓不愿意北迁,太宗皇帝是怎么办的来着?他回忆了一下,给朱厚照解答起来:“当时太宗皇帝下令减免随迁百姓五年的赋役,自然便有百姓愿意北迁。”    南方的地固然好种,可南方人口也多,而且许多土地被乡绅豪强把持着,算下来缺地的百姓还是多不胜数。那时候给他们分足土地,还给予    长达五年的赋役减免,肯定能吸引一批人迁往北方。    至于北方的粮食问题,当时朱棣下了大力气疏浚运河,同时还造了大量海船,保证漕运和海运的通畅,南方的粮食运到天津用不了一个月!他们如今四通八达的大运河就是那时候全面疏通的,如今的漕军也是那时候正式成立的。    朝廷养了十二万漕军,为的就是保持粮路通畅!    父子俩聊着聊着,都有点小激动。    能有办法且有魄力解决这么多问题,不愧是太宗皇帝!    于是两人凑到一起围绕着那一长串《关于营建北京的若干问题》开始探讨起来,琢磨现在那些个朝臣都可以安排去干什么活。    瞧着很有点模拟建城的劲头。    被父子俩晾在一边的张皇后:“…………”    每天都在怀疑王小神童会下降头!    。春溪笛晓的戏明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