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猴赛雷 第78节  (第1/2页)
    乌木,也叫做阴沉木,是名贵的红木由于被埋在了地底下,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演化,逐渐形成的,素来有“东方神木”的美誉。    乌木是非常值钱的,古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由此可见乌木的珍贵了!    这个地摊上面的一把普通的扇子,居然是乌木做成的,李蓁蓁不禁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可是她左看右看,都觉得这就是乌木做成的。    李蓁蓁越看越着迷,忍不住就想动手,把外面这层扇面撕开,看一看下面到底有什么。    正当她要动手之际,突然听到了一声大喊:“住手!”    李蓁蓁迷茫地看过去,发现是那个小贩,此时他正愤怒地看着她,继续说:“住手!不要搞破坏!等一下扇子被你弄坏了,就卖不出去了!”    李蓁蓁这才如梦初醒,拿着这把扇子,站了起来,说:“老板,这把扇子是1块钱对吧?我跟你买了。”    老板看到李蓁蓁要买,就不再继续说她了。    李蓁蓁给了老板1块钱,还向他打听道:“老板,你这些扇子,都是从哪里来的呀?”    这个老板很不在乎地说:“就是收旧货收上来的呀。”    李蓁蓁不死心地说:“那这种扇子,你这里还有没有呢?”    这个老板看也不看李蓁蓁递过来的扇子,非常不耐烦地说:“我怎么知道?都在那个箱子里面,你想要的话,自己去找!”    看来,跟这个老板是打听不出来什么消息的。    李蓁蓁只好重新回到了大箱子的前面,仔细地翻找了一遍,但是都没有找到跟手里这把扇子一样的了。    见此,李蓁蓁只好放弃了继续寻找,拿起这把扇子,就离开了这个小地摊。    走出了一段距离之后,李蓁蓁终于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    她快速地找了一个偏僻的拐角,就直接把扇子外面的那一层牡丹图,给小心翼翼地撕了下来。    当外面这层扇面被撕下来之后,李蓁蓁终于看到了里面的扇面,顿时大吃一惊!    只见这里层的扇面,颜色很黄,纸张里面还隐隐夹杂着一些花朵,仔细一看,居然是桃花。    扇面上却只有五个大字:“鹅鹅鹅鹅鹅”。    这五个“鹅”字,每一个的写法都是不同的,细看之下,才发现它们全部都是行书。    李蓁蓁觉得非常奇怪,什么样的人,会在扇子上写了这么多个“鹅”字呢?    李蓁蓁赶紧又在扇面上寻找起来,很快就在最左边的下方,发现了四个潦草的字,一看,居然是“王右军书”!    啊啊啊!这这这!这个王右军,莫非就是指王羲之吗?!    天呐!天呐!怎么会!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王羲之,可是1600多年前的古人了。    如果这把扇子真的是由他来书写的,那岂不是说,这把扇子,也是1600多年的古董了?!    而且,王羲之是什么人啊?    那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书圣!    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公认为是“天下第一行书”!    正是因为王羲之书法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这也导致了他的书法作品一经面世,就受到历朝历代帝王们的宠爱,纷纷把它们留给自己作为陪葬物品。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王羲之的真作了。    流传下来的所谓王羲之的书法,其实全部都是后人模仿的。    这一个说法,已经是学术界公认的了。    所以说,王羲之是一个没有真作的书圣。    而现在,李蓁蓁手里的这把扇子,会是王羲之的真作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把扇子的价值,可就无可估量了。    它将会是王羲之唯一存世的真作,全世界独此一份!    李蓁蓁顿时激动极了,不禁仔细地观察起了这把扇子。    首先,这把扇子所用的扇骨,已经确认是乌木无疑了,这是它珍贵的一种体现。    其次,这层扇面所用到的纸张,正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麻黄桃花纸。    这种麻黄桃花纸,是东晋所独有的,它的制作工艺,在此之后就已经失传了,其他的朝代都没有这种纸张。    而且,据史料记载,王羲之非常喜欢用这种纸张,曾经一次性就购买了9万张之多!    然后,是这上面的五个“鹅”字。    据说,王羲之最喜欢的宠物就是鹅,他家里专门养了很多鹅。    他认为养鹅,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之中,领悟到一些书法的精髓。    李蓁蓁运用专业的眼光,仔细地审视这几个“鹅”字,只见它们笔力雄劲,入木三分,非常飘逸灵秀,无论李蓁蓁怎么看,都觉得它们就像是王羲之写出来的。    最后,是这上面的落款“王右军”,这正是王羲之的官职。    最重要的是,这个落款,属于草书,这就更有可能是王羲之的真作了。    李蓁蓁不禁想起了一个历史传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