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节 (第1/3页)
蒋干捋须而笑,说道:“大王有经天纬地之才,国士无双,魏王多是喜爱,岂能不赏之!” “我若为王,怕是魏王当为天子矣!”霍峻感慨说道。 蒋干不语而笑,魏王那有权利封王,唯有魏帝才有这权利。曹操用淮南王及那寿春,让霍峻与刘备的反目。借震动天下之际,称帝将是顺理成章之事。 且那寿春非是无条件给霍峻,而是霍峻与刘备反目成仇,接受曹操的册封,在击败刘备的情况下后,曹操出寿春让霍峻栖身,毕竟总不能以合肥当中枢。 你可以说孙权打仗菜,但你真不能说孙权的政治手段烂! “大王以为如何?”蒋干问道。 霍峻佯装不舍地放下王玺,说道:“此事重大,君且先退下休息,容峻商量一二。” “大王需当速决,当不可迟也!”蒋干劝道。 “嗯!” 霍峻笑吟吟,说道:“君奔波辛苦,且先退下休息。明晨之时,峻必有答复!” “诺!” 见霍峻自有主见,蒋干唯有默默退出。唯有念着霍峻刚刚喜欢王玺的表现,方能稍微宽心。 待蒋干退下后,霍峻收起笑容,脸色不喜不忧,问道。 “二君闻蒋干之言,可有高见乎?” 第416章 有所为有所不为 除了霍峻询问之语外,屋内寂静异常,寒风吹打窗户的呼呼声,及那火炉中燃烧木柴的噼叭声都清晰可闻。 “许封淮南王,曹操挑拨离间之计。” 沉默少许,蒋济谨慎说道:“济所料不差,武汉城中所盛传之谣言,应出自曹操之手,以为离间大王与都督之情谊。” “不知深浅之人,不晓都督与大王之情谊。得见大将手握重兵,治统江淮,凡有流言起,难免多信,继而上谏大王,以成忠正之名。所幸大王不中曹操之奸计,不受他人之谏,垂信于都督。” “今都督岂能中曹操之策?” 说着,蒋济神情犹豫,说道:“然淮南王于都督而言,却是可行之策。” 蒋济言语相对中立,但却有隐约间偏向刘备之意。 丁奉拱手而立,沉声说道:“蒋干所言或有道理,都督名震天下,声高于王,难免重蹈韩、白之旧事。都督举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且有迎奉之功下,尚受他人诽谤,观汉王之脸色。” “以奉之见,以都督之略,先生之智,奉等之勇武,自保江淮当是有余。今曹操遣使南下,许约外援,何不如借其之力,自号为淮南王,据江淮为国土。” 丁奉不识文字,多是骁勇。自水贼从军起,追随霍峻十余年,功盛则傲。多是认为霍峻为刘备效力,出了那么多力,纵官爵再高,也受他人之束缚,何不如更进一步。 然丁奉这种想法,概是曹操、贾诩之所求。 孙权封许淮南王的计策阴险,实际上贾诩布置的手段更为狠辣。 因为在外人眼中,霍峻与刘备关系不深,其之交际多在刘琦病逝后,迎奉刘备入荆。 后来刘备统治荆楚,则是依仗霍峻、潘浚等刘琦旧部。因常年作战,霍峻有自己的嫡系部队,不与刘备帐下将校混淆。 如此之下,在外人眼里,霍峻独立性极高,刘备因其威信与兵略,不得已重用霍峻。且刘备之于霍峻的恩义,不少也不多,仅是寻常君臣而已。 然刘备为何不说,则是为自己与霍峻二人去考虑。如果刘备吐露真相,不仅刘备苦心孤诣积累数年的人设崩塌,霍峻也多遭人非议。 这对刘备而言,或许说不上毁灭性的打击,但在人心上的打击将因反差之大,令人难以接受。 毕竟在众人眼中,刘琦退位予刘备,多是刘琦贤德,知子才弱,故而举贤推能,让刘备上位。然人设崩塌下,各种谣言,大概就会四起,抨击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