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节 (第2/3页)
,着升其为门下省侍中,与崔澔共理门下省事务。 自此,大盛自开科举来,最年轻的状元公魏侍郎,一跃成为了大盛史上最年轻的右相大人。 此举彰显了女帝用人唯贤,也代表着魏叔易将正式与崔氏分权博弈。 局势动荡不安,女帝深知已不适宜再于朝堂之上大动干戈,但她与士族争权之心一日未消,片刻不曾大意。 除此外,此次负责护从使臣去往东罗的禁军统领鲁冲,不止一次得魏叔易等人上书夸赞肯定。在那场对上康定山麾下之人的刺杀中,虽之后有常岁宁相助,但援军到达之前,他从始至终却也冷静果敢,拼力护下众官员周全。而往返途中因其做出的决策足够正确,也曾让使臣队伍数次脱险避险。 此番使臣队伍能安然无恙地出使返回,其人功不可没。经议,遂由左屯卫中郎将,升任为左屯卫大将军,位居京中禁军十六卫大将军之一。 同在出使官员之列的宋显,被调至御史台殿院,任侍御史之职,纠察百僚,位于御史中丞之下,官居六品。 谭离则于户部升任度支员外郎之职,同是六品,掌赋税,俸给,赏赐等事宜。 上任第一日,谭离望着上一任度支员外郎留下的厚厚账本,不禁瞠目,试着问了句:“……这位前僚临走前,竟连交接都不曾有吗?” 为他打下手的官吏叹息道:“实在是走得急了些……” 若问急到哪般地步,那便是:晨早时还坐在此处上值,晚间就躺在棺材里了。 “发了急症而亡……”官吏说着,看向谭离屁股下方,叹道:“当时就在大人您坐着的这个位置上。” 谭离猛地色变,站起了身来。 官吏忙安抚:“大人放心,桌椅皆已撤换过了……咱们户部历来也是很讲究风水的。” 说着,抬手指了指一旁角落里偷偷挂着的画像,那画像画得甚妙,乍一看像是财神,仔细一看,又有武将之姿,再细看,颇具常刺史神韵。 看着那画像,谭离心下稍定两分,壮着胆子坐回去,随手翻了两本账本,只见要么是催俸禄军饷的,要么是核算亏空……不禁觉得,那位前僚走得如此之急,实属事出有因,人之常情。 如此半日翻看下来,谭离对自己的富有程度忽然有了全新的认知——他虽贫寒,却不至于欠下如此之多的烂账,若这些账摊在他身上,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活。 上任头一日,便在拧眉和叹息中度过。 临到下值之时,几名官员和书吏走了进来,说是户部新任侍郎人选定下了。 谭离乍一听,脑子“嗡”地一下——新任侍郎?那湛侍郎呢?莫非……一急之下,也撒手走了? 湛侍郎是个好人啊! 遥想去年,他初入官场,一无所知,就是湛侍郎将他拉扯长大的! 最后一次相见时,湛侍郎的脸色的确疲惫了些,头顶也的确稀疏了些,可怎就至于…… 谭离迅速红了眼眶,但因未听到消息,便仍抱有一丝侥幸,上前打听了一句,才知湛侍郎尚且健在,只是此刻人在宫中。 湛勉没急着走,他只是准备升官了。 原任户部尚书年事已高,近年来因压力倍增,耳力与脑力都有些不大好了,早朝上,与圣人对答时,总是牛头不对马。回了户部,听着下僚们报账时,总是坐在那里叹气喃喃念叨:【难啊,太难了。】 亦或是:【穷啊,太穷了。】 如此念叨,每日不下五十次,足足持续了两月之久。 故而如今已是半辞官的状态,呆在家里休养,找了回春馆的医士每日上门把脉调理。 谭离刚回京没几日,忙得晕头转向,对这些消息尚未来得及去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