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第1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172节 (第1/2页)

    李适再次哈哈大笑,本官真是个天才啊。

    见李大人笑得很开心,柳如是顿时大喜,这李大人是同意啦,

    “李大人,你这是同意啦,奴家代夫君谢过李大人。”

    李适停止笑意,

    “同意什么啊,叫钱谦益收拾东西回老家吧。给他一句忠告,他这种人就适合在家喝喝茶,写写诗。”

    “这朝堂的水太深,他根本把握不住。要不是本官心地善良,他早就进锦衣卫诏狱了。”

    最后李适还很是不甘的说道,

    “本官真是搞不懂,你当初是怎么看上他的。”

    柳如是顿时目瞪口呆了,最后只得可怜兮兮的说道,

    “李大人,就没有通融回旋的余地吗,奴家什么都可以答应你哦。”

    李适摆摆手,

    “你好自为之吧,回南方安安心心的生活吧。也告诉钱谦益作诗吟词哪里不快乐,非要学别人做官。”

    柳如是只得一脸苦笑,看来真是没有回转的余地。

    柳如是站起身正准备告辞,最后突然说道,

    “李公子,你说要是奴家早点遇到你,你会看得上奴家吗?”

    李适顿时一愣,笑着的说道,

    “会。”

    柳如是顿时满脸笑意,心满意足告辞而去。

    李适揉了揉脸,只是前世看史书知道这是一个奇女子,也是一个可怜人。

    李适调整了一下心态,当即让李忠将孙传庭的师爷叫来。

    第250章 邓师爷进京救东家

    孙传庭的师爷叫邓天伦,是一个举人出身,补过官,但是升迁困难,后来因为救命之恩便追随孙传庭。

    崇祯十一年便开始在孙传庭身边做文书,即使孙传庭入狱这几年,也没有改投门路,反而使尽全力积极营救。

    见过陕西的大旱,河南的洪涝,还有那残无人绝的人间炼狱。邓天伦早就心灰意冷,只是想着回报恩主,尽人事,听天命。

    一路快马加鞭往京师而来,自从踏入黄河的北岸,邓天伦感觉这根本就和黄河以南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南面战乱频繁,天灾人祸不断,那真是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而北岸则是一副稳定祥和的景象,麦田郁郁葱葱,一望无垠,即使进入冬季也挡不住那一片片绿色的希望之色。

    邓天伦心中不禁感叹,同样是大明的疆土,为何就隔了一个黄河差异就如此之大。

    他继续策马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京城。

    此时督师辅臣范景文正在誓师南下,看着那兵甲齐备,战意盎然的军队,邓天伦不由感叹这朝廷的速度可真快,这么快就拉起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南下。

    京城的繁华更是让他大开眼界,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

    还有那无处不在的工地,乒乒乓乓声不绝于耳,更是让邓天伦惊掉下巴。

    这京师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副大兴土木王朝盛世的样子。

    此时邓天伦心中只剩下震惊和敬畏,果然我大明地大物博,天朝上国,底蕴深厚啊。

    邓天伦找到一家客栈,将马匹安顿好后,便匆匆赶往兵部,他要将孙传庭的奏折呈交给兵部尚书。

    在兵部点头哈腰一番打听后,现在朝堂对孙传庭的印象可不太好,据说要把孙传庭捉拿入京问罪。

    邓天伦顿时心中大急,在京师又没有相熟的官员,孙传庭也没有能说得上话的同年老乡甚至是好友。

    想着现在的户部尚书李适大人对孙传庭印象不错,二人还曾经通过信,抱着这唯一的香火情的希望,邓天伦打听到李适的住址。

    走到这大时雍坊一期的住宅区,好家伙,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特别是李适的门前,邓天伦才知道什么叫守卫森严,一步一岗两步一哨,附近还有暗流涌动,这是暗中埋伏的人吧。

    这里是在军事演习吗?邓天伦只能这样想到。

    尽管现在才是中午,李府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邓天伦只能感叹,果然李大人声名远扬,这么多人都是来攀关系的啊。

    邓天伦赶紧将名帖投递到李府,然后就安心等待起来。

    又扫视了几眼李府的牌面,李大人真是一个好官啊。这李府看起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