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节 (第2/3页)
朝堂上举报好友太常寺卿陈应运的狠角色。 原本蹉跎岁月的张克佳当即得到了李适的重用,调到通州担任县令,这御史和县令也算是平调,但是通州县令这个位置可不平凡。 一是在天子脚下,二是这个位置可谓是大明最富裕的县,三便是这个位置很容易干出成绩。 即使是拿一个知府的位置来换,张克佳也不会愿意。 只见张克佳低头哈腰的给李适一行人介绍道, “李相,自从京师限工坊令后,绝大部分的工坊搬迁到了通州,再加上通州地区交通便利,是北方运河的终点。” “现在通州到京师的铁路更是修建了五条,大大加大了货物运输的便利,所有很多工坊便在通州落户。” “我们通州县衙秉承着李相的政令,支持任何的工坊的开设,现在拥有各式工坊五千五百二十七座,而且每天都还有新的工坊开设。” “其中还有外来的人开设工坊,红毛鬼(荷兰)开设了一间铁作坊,其出产的铁器质量颇高。” “琉球的商人也在我通州开了一间小型的纺织作坊,现在还有朝鲜的商人正在和我们县衙进行协商。” 李适满意的点点头, “不错,我们是天朝上国,对于外来的蛮夷,只要不违法乱纪,也得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但是一旦他们违反我大明律,对他们也不要讲任何的情面,要彰显我天朝上国的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精神。” “这红毛鬼的铁作坊出产的铁器质量不错,肯定能挣大钱,你们通州县衙也应该投点钱进去和他们合股。” “毕竟他们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我们官府入股也算是变相保护他们,顺便学习一下红毛鬼的炼铁的不同之处。” 通州知府张克佳赶忙说道, “李相放心,下官肯定把红毛鬼炼铁的技术学到手。” 李适满意点点头,这个人还不错,能体会到本官的深意。 李适又转头问向户部右侍郎熊汝霖, “现在通州地区一个月的商税能收多少钱?” 大明以前的税收是地方衙门代收,这就不可避免的被地方衙门上下其手。现在大明的税收是由户部的衙门直接收取。 为了保证税收的顺利进行,还搞出了一个税警总团的暴力机构,专门对付偷税漏税甚至是抗税的人。 熊汝霖当即说道, “上月光是通州地区商税便有两万三千余两,且每月都在呈现上涨的趋势。” 李适再次满意的点点头,现在大明北方每月的各种商税已经高达近五十万两,一年下来也得有六百万两。 要是统一了全国那商税不得几千万两,想想都恐怖如斯。 随后在通州知府张克佳带领下一众人去参观了一下各种工坊,简直是一言难尽。 大多都是几人十几人的小作坊,工作环境恶劣,甚至还出现童工等情况,这也是开始阶段不可避免的情况。 不过这工坊生产的东西那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就前些日子,抗旱用的水桶水车,还有水袋都是通州地区这些小作坊生产的。 很多作坊都没有固定生产的东西,全靠订单生产,现在通州地区流传着一句话,只要给钱啥东西都能给你生产出来。 所以前段时间的抗旱用的工具,基本是属于通州地区全部工坊合力生产出来的,而且朝廷要求的时间紧,那也是通宵达旦加班加点给生产出来的。 京师以前的灾民后来全部被迁移走了,其中很多人都被安置在京师附近的朝廷农田,种植高产作物,也有些人就自谋出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