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节 (第2/2页)
的书籍,基本已经大成。不过想要推广的话实属困难,一是这书肯定不受读书人喜欢,二便是推广需要大量的金钱。” 李适嘴角一笑, “本官记得羊毛去味的关键技术就是《天工开物》上提供的办法,说明这书还是有一点点作用的吧。” “你去将宋应星叫来,本官看一看这《天工开物》到底怎么样?要是不错本官可以帮着推广。” 宋应升顿时大喜,要是李相帮着推广,那《天工开物》肯定能流行。 毕竟李相的《李适诗集》和《李适兵法》大受欢迎追捧。 文官人手一本《李适诗集》,武将人手一本《李适兵法》。 要是没有这东西,你这官就要被人排挤,这充分体现了李相的文学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这么看来李相单纯就是想要推行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这李相真是一个为国为民,心怀社稷的好官。 宋应星是和宋应升一起到的京师,现在是户部郎中,主管户部名下的几个作坊,比如织造局,煤炭局,铁厂什么的。 宋应星表示很高兴,这专业很对胃口。 得到李相的召唤,宋应星赶紧放下手中的笔,拿着半成品《天工开物》前来。 宋应星一脸紧张的看着李适,毕竟要是李适看上的话,自己的书才能被推广出去,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书堆在墙角生灰。 当然宋应星写这书也是对民间的一些生产技术的总结,还是很希望被推广到全国的。这年头写书是不挣钱的,能出点名已经是最大的奢望。 大概瞟了几眼,李适砸吧砸吧着嘴巴, “这书嘛,一言难尽,肯定是不受欢迎的。” 宋应星顿时一脸苦笑,是啊,现在是儒家的天下,没有人会喜欢这种杂书,这种书要推广只得花大价钱。 对李适比较了解的宋应升当即说道, “李相,这书详细的讲解了农业和手工业,其中有很多关于新作物的种植方法,和新式工坊的技巧。” “要是推广到地方,肯定对我大明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李适摆摆手, “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可是百姓有几个能看得懂?真能推行下去?现在我们户部可没有钱。” 宋应升讪讪一笑,这李相到底是什么意思,这真让人费解,只得说道, “要是李相让各地方衙门重视推广,还是能起到一点作用的。” 宋应星顿时一喜,要是被地方衙门推广,那自己的书也算是彻底火出圈了。 李适再次摆摆手, “没用的,让地方衙门推广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还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得不偿失。除非。。。算了,这太影响本官的英明神武的形象。” 宋家两兄弟本来已经绝望,你还来个除非? 宋应星赶紧给宋应升使眼色,宋应升只好说道, “李相,这除非怎样啊,您说出来让我们参考参考。下官认为要是真的推广下去,对我大明的发展肯定是大有好处的。” “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加粮食的产量。还能让人学到手工业的知识,让士绅转变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土地上的想法,增加作坊的数量,提高我们大明的税收。” 李适只好假装不情不愿的说道, “要是让《天工开物》的署名有本官的名字,地方衙门还能不重视?不过这有损本官的形象。” “本官可是混文学圈的,有《李适诗集》和《李适兵法》,这已经让本官坐稳了大明第一文人的交椅。” “这《天工开物》毕竟是杂书,严重拉低了本官的文学素养。” 宋家两兄弟很是认同的点点头,表示李相说得很有道理,不过嘛,只见宋应升赶忙说道, “虽然有损李相的形象,但是可以增加我大明的粮食产量,还能提高税收,这大大有益于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李相要是出一本杂书,促进大明发展,将来也可以成为一条美谈。” 宋应星也赶忙说道, “下官愿意将《天工开物》的署名权让给李相,这书便是李相的作品。只是希望能得到推广,也不枉下官呕心沥血之作。” 李适顿时不悦, “你这话说得本官好像要谋夺你的书一样,说句实话本官根本不屑,你看本官的诗集文学造诣多高。 “上到八十高龄的老人,下到牙牙学语的孩童,无论男女都在追捧本官的诗集。” 宋应星只得尴尬在原地,宋应升赶忙帮其解围, “李相息怒,下官的弟弟不太会说话,请李相原谅则个。不过下官弟弟的话也有道理,这书在他的手里一点用处都没有。”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