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娱] 好莱坞摇滚日志_第63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635章 (第2/2页)

4已编辑

    虽然觉得乔琳·阿普尔比真的还需要我来科普吗,但是今年终于轮到我去见她了,所以必须给我女神写个安利贴。

    跟我一起念,入我玛丽神教,保你滚到尖叫!

    (好吧,我知道这个口号很土,别骂了,别骂了,孩子已经在哭了.jpg)

    长文预警,主要讨论乐队vio velvet(简称紫绒)的六张专辑和女神的个人专辑。如果我有什么疏漏的地方,请大家补充!

    here we go!

    【1.vio velvet的开始】

    1989年的洛杉矶,一群姓氏首字母凑在一起能组成baby这个搞笑名字的摇滚青年凑在了一起。除去鼓手罗拉·贝利是被表哥,也就是吉他手罗德·约夫强行拉过去的外,贝斯手史蒂夫·布鲁克斯和主唱乔治·阿普顿都是罗德在高中时期结识的朋友。受到70年代朋克乐队new york dolls的启发,他们决定故意使用b.a.b.y.这个名字。

    这群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高中孩子很快就在洛杉矶的地下圈内部建立起了人脉,开始打造出一支继承了噪音摇滚和佩斯利地下音乐风格的乐队。史蒂夫作为乐队里唯一一个大学生,为乐队提供了车库用来排练,还提供了一部分启动资金。他事实上还兼任乐队经理的角色,为乐队寻找演出机会。

    但问题在于,主唱没把这份乐队爱好当成是未来发展的事业,在乐队成立后的第二年,他决定离开洛杉矶前往马萨诸塞上大学。而失去了主唱的baby陷入了解散的边缘,他们决定改革乐队,将乐队从baby改为vio velvet,并且重新招募一个主唱和一个节奏吉他手,或者一个主唱兼节奏吉他手。

    而在美国的另一侧,17岁的乔琳·阿普尔比还在纽约一所精英女子高中读书。这所学校以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著称,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这让她很容易就在同学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她在一边忙着担任学校乐团竖琴首席的同时,还偷偷组建了一支学生摇滚乐队vacuum。他们从翻唱乐队起步,很快就发展成了有自己特色的乐队。

    但乔琳同样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她的同伴们都决定去上大学,乐队马上就要分崩离析了。她是不是也要上大学呢?她曾经想做个职业竖琴家,可很快她就意识到她自己或许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竖琴演奏家,但她永远不能成为大师。现在她是否应该跟她的同学们一样,去一所常春藤大学,然后按部就班地走入社会主流呢?

    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开始转动。1990年夏天,为了庆祝朋友和自己的17岁生日,乔琳飞回了她长大的洛杉矶,在老牌摇滚俱乐部the roxy门口遇到了纽约时的老邻居罗德·约夫。后者大喜过望,立刻对她发出了加入乐队的邀请。

    在犹豫过后,乔琳接受了罗德的邀请,并且用超强的表演和歌曲创作打动了乐队的鼓手和贝斯手,从此vio velvet真的诞生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