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第2/2页)
人顾寰是知道的,他也不得不点头赞同:“惠王事母至孝,王太后又是深明大义的人,陛下在此事上大约是能够得偿所愿的。” 今时不同往日,天下已经又有了一个正统,赵朔子嗣未绝,赵渊若是想要皇位,就是明刀明枪的造反,占不住法理。何况诸位皇子到时候是苦主,一呼百应,天下就又要乱了。对于赵渊,这其实是划不来的。倘若不争皇位,无论谁上去,无论怎么厮杀,他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每一方阵营都想招揽他,相机而动,博个从龙之功不难。倘若出手争夺,反而是费力不讨好的一条路。 而在诸位皇子中,由于多年来赵朔的刻意隔离,他们堂兄弟其实并不怎么亲近,要谈感情是谁都谈不上的。因此功利而无情的来说,对赵渊而言皇帝越小对他倚重越多,来日风光可想而知。如果是他那几个年龄相差无几,身上也有武勋的堂弟继位,将来少不了一番猜忌,说不定仍然性命难保。 如果这许多年腥风血雨里活了下来,谁又想死在争权夺利中呢? 赵渊事母至孝,王太后深明大义,这两句话其实颇有深意。所谓深明大义,更多时候是一种对时机局势的判断,而不是恪守忠义二字。至少于这位王太后而言是这样的。她是羌人头领之女,因联姻而嫁入中原世族,父族与夫族一样野心勃勃,在这两个家族之间斡旋这些年,王太后显然不是一般见识的女子。她抚养亡夫独子长大,又毅然决然答应赵朔带走他的请求,堪称坚毅。多年来王太后平静从容,始终不曾与赵朔产生任何龃龉,甚至深受赵朔尊敬,当然是她一直坚定支持赵朔的缘故。 有这样本事的王太后,会在新帝之事上站对位置吗? 齐昭昀等着看。 他已经做好了厮杀的准备。 齐昭昀是真经过废立的人,不过那时节他还只是代表齐慕站在刘荣那一方。那一年江东大雪,过后是异常冷冽的初春。春雨还没有落下,惊蛰那一天就起了战端,从清晨杀到黄昏,刘荣拥着鲜血登位。有时候临近危亡,人们会万众一心希望度过难关,有时候遇到危亡,人们都争相追逐血腥味,觉得自己有了机会。所以说起来刘荣也是血与火中走过来的人,齐昭昀偶尔想起他,都觉得他已经极尽所能。后来不能成事者,是天下大势罢了。他不怪刘荣,也就无法怪自己。 败了就是败了,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经过那些年,齐昭昀要再动容就很难了,他只是觉得有些跃跃欲试。到了新都之后这几年……或许已经接近十年了吧,他居然从未杀过人,见过血,宛如被尘封的名剑,多少有些不甘心,如今到了出鞘的时候,剑刃嗡鸣,也是情理之中。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