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9  (第2/2页)
不一样。    还是觉得太旧了,大孙子今年十岁,过个几年就回来考秀才,得回家住。    而且自家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以后成亲生子,人就越来越多。还有弟弟家,也是人越多越多,以后地方都不够住。这怎么行?最好是能和弟弟家分开,一人建一个大宅子,不过这事不急,儿子现在才三十岁呢。    再说了,家里还有爹娘在……想到这里,顾大河脑子里的想法就拐了个弯,开始和王管事商量过几天抢收请短工的事。    两人刚商量好,就见那边的大路上驶来一辆牛车,牛车上坐着的正是何里正家的管家。    当然,这是新一任的里正,何家有何谦竹这个举人,新任的何里正也是秀才,算是子承父业。    “顾老太爷,你家顾老爷又捎人带信回来了!”何管家一见到田埂上的顾大河,忙大声喊道。    顾大河一听,大喜,连忙三步并两步地冲到路边,急声道:“在哪?”    何管家满面笑容,让赶车的小厮停下车,从身后的车篷里抱出一个不大不小的木箱子,笑道:“就是这!”    顾大河见状,更是高兴,这说明这次不止是信,还捎有其他东西回来了。    婉拒顾大河的邀请,何管家以天色已晚为借口,只在顾家门前停下,等顾大河和王顺下车后,帮忙把箱子放上,连门都没入就急匆匆离开了。    事实上,他是很想进去的,不说其他的,和顾家打好关系总没错,只是看顾老太爷那急切想看信的样子,就不好再打扰了。    不用王顺帮他提箱子,顾大河自己亲自拎着进门。    刚进门,就听到站在院子的顾季山问话:“刚刚是谁来了?不会又是请你去吃什么宴席吧?”    “不是,是栓子寄信回来了。”顾大河嘿嘿一笑。自从从京城回来后,自己就老是接到其他人的邀请,不是本县的,就是邻县的,大家都很好奇自己在京城的生活,即使说过几遍,大伙儿还是很感兴趣。    这话一出,顾家就立马轰动了,其他在家的人赶紧围过来。    话虽如此,其实也没多少人在老宅,二房一家在顾大河夫妇回来后,又搬到县城居住了。    箱子一打开,大家就先注意到那几本整整齐齐放着的书籍。    “这是栓子写的第二本算学书!”顾大河认真辨认了一遍,看到封面上儿子的名字,顿时喜气洋洋地宣布,“栓子又写出一本书了!”    “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咱家栓子真是又聪明又厉害!”老陈氏一听,马上念了一句佛,摸摸自己手上的佛珠,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像许多老年妇人一样,老陈氏在不愁吃穿后,就迷上了信佛,时不时去庙里走走,为了保佑大孙子在外面安好,保佑平平和安安能早日考上秀才,她是不吝惜捐香火钱的。    顾大河展开信来看,读了一遍。    四人知道顾青云一切还好后,心终于放下来。    小陈氏微微一笑,探头道:“信里不是说要把其中一本给族里,给两本县学吗?当家的,你记得早点拿去。还有,咱们自家要留下一本。”    顾大河点头:“我肯定记得。”    顾季山一直笑眯眯地摩挲着书本不放,手的重点放在顾青云的名字上,奇怪地问道:“栓子怎么只给族里一本,给县学两本?”    “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