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节 (第1/3页)
“可是本督师目前手下只有漕运的标营两千人,就这点人马就敢南下?” 阎应元淡淡一笑, “督师大人不要只看自己手里的兵马,据说总兵黄得功部反对南方伪朝,现在已经移阵到了淮安府,我们可以将他给招募到麾下,不是马上就有了兵马?” 史可法顿时大喜, “有道理,黄得功这人,本督师还是知道的,对朝廷素来忠心,只是有点骄横跋扈。本督师以诚相待,他肯定愿意为本督师效力。” 当然黄得功驻扎在靠近徐州和山东的淮安府,就是为了等朝廷重新招募他。 得到史可法的信后,黄得功带着几千精锐兴冲冲的跑到徐州。现在通了运河,都知道朝廷有钱,北方的军队粮饷充足。 黄得功就是来混这个待遇的。 史可法在徐州城外二十里处迎接了黄得功,展示自己的胸怀,展示自己的诚意。 当然黄得功的投靠也不是没有条件的,一是要史可法担保朝廷不得追究他曾经劫掠地方的罪行,这以前可没有军饷全靠自己筹集。 二是要保证他的手下三万将士将享受北方军队的待遇,那就是粮饷充足。 史可法当即答应了下来,黄得功便表示先拨点粮饷犒劳一下手下的兄弟。 史可法哪里有钱啊,当即便露馅了。 黄得功顿时大失所望,只得一边先和史督师谈着,一边返回淮安府自筹粮饷。 这还不算完,朝廷那是真把史督师当超人的用,不仅不拨钱,还下令让史督师带领两万士兵北上山东抗旱。 第384章 全面抗旱 面对朝廷的征调令,史督师人都麻了。 但是大家都知道史督师这人就认死理,对朝廷忠心不二。史督师自己没有兵,但是新收的马仔黄得功有兵啊。 一番软磨硬泡之下,黄得功最终给了两万老弱病残,让史督师带去山东,正好可以减轻自己的补给压力。 于是在九月初,史督师带领着两万军队来到山东的兖州府藤县参加附近的抗旱。 此时整个北方地区的旱情愈演愈烈,还有一个月便是秋收,此时正是作物的关键时刻,要是现在缺水,秋收将大打折扣。 此时北方的数条大河水位线下降,一些小河甚至出现断流。 百姓位于靠近大河边的田地还好应对,但是一些深入腹地的田地,那真是难以应对。 藤县是旱灾的重灾区,境内数条河流断流,甚至开挖的井都出现缺水的情况。现在百姓吃水都困难,更不用说是灌溉。 藤县的县令叶树声早就将藤县的灾情报与朝廷,自己带领全县的百姓多次祈雨,但是却没有任何效果。 藤县位于山东的南部,靠近他最近的军队便是位于徐州的史可法部。 虽然不知道史可法能不能拉来军队,但是朝廷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给史可法下令,让他发挥主观能动性。 藤县境内断流,但是藤县附近有个大湖微山湖,水资源丰富,不过微山湖距离藤县二十多里地。 藤县三文村的吴老三一家四口人,吴老三夫妻和两个十岁左右的儿子。 吴老三家里有二十亩地,以前是挂在鲁王的名下来躲避徭役和各种苛捐杂税。 后来朝廷土地改革,藩王的免税权被剥夺了,于是吴老三又成了独立户,这可把吴老三的吓傻了。 听着道听途说来的朝廷的辽饷,练饷,剿饷,火耗等一系列的税收,吴老三感觉人生如此艰难。 还好这些只是道听途说,现实给吴老三来了个两极反转,不仅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税收,反而回归朝廷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