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节 (第2/3页)
的怀抱后,税收还降低了。 以前交给鲁王三成的收入来躲避徭役,现在朝廷直接九税一,还没有任何徭役。以前鲁王还有火耗,现在直接朝廷用纸币连火耗都没有了。 吴老三种了十亩的冬小麦,春耕的时候,其余十亩种植的是春小麦和粟。 夏收吴老三的十亩冬小麦收获了十石多一点的小麦,直接发了大财。卖了五石的小麦,获得了九两的纸币,缴了二两的赋税,还剩七两的钱。 吴老三表示家里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还计划冬闲的时候把自己的家给重新修整一下。 夏收后,吴老三想着这地可不能闲起,大不了多辛苦一点,或者买点肥料(人工肥)。 于是便把冬小麦收获了的十亩地种上了一些粟,还有便是花钱买的据说亩产数石的高产作物番薯。 此时京师附近的番薯马铃薯大面积的种植了起来,红薯苗作为种子也被四处推广。 辛苦了好几个月,看着作物生机盎然,硕果累累,吴老三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切将在秋季收获。 本来一切都是好好的,但是自从进入七月下旬以来,滴雨未下,这可把吴老三急得团团转。 当然这个时代面对不下雨,那就是向上天祈雨,而不是先考虑担水灌溉。 后来朝廷的命令下到了地方,要求地方州县组织百姓担水灌溉,于是才开始大规模的人力灌溉。 其他地方还好,旱情不是太严重,现在开始担水灌溉还来得及。 但是吴老三的三文村却是旱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村里原本有一条河流全部断流,村里的井也基本干枯,现在就是连生活用水都是困难。 更不用说给农作物灌溉。 吴老三当时面对旱情,那是每天东奔西走到处祈雨,浪费最为可贵的时间。 当一切反应过来,大家蜂拥而至的到河里担水灌溉,不到两日河流彻底干枯。 于是大家把目光指向村里的水井,不到一日村里的水井也没有水了,当然勉强的喝水还是能保证的。 看着快要枯萎的农作物,吴老三痛哭流涕,眼看着有个向往的未来,梦想一下子破灭。 特别是刨开红薯苗地皲裂的泥土,看着一个个红薯蛋,才鸡蛋的大小,已经略显蔫状。据说能涨到拳头大小,吴老三更是心痛不已。 此时吴老三甚至愿意消耗寿命来换取一场大雨,一场能让土地湿润的大雨,一场能让作物活下去的大雨。 这天天空还是暴晒,一点也不见下雨的迹象,吴老三神情低落摇摇晃晃的走在番薯地里,将头天抛开的红薯蛋给摘下来。 擦掉了泥土,放进嘴里,咀嚼起来,居然还有一丝淡淡的甜味,这可是据说亩产数石的高产粮食啊。 一边吃吴老三一边流出绝望的眼泪。 这时村里突然敲起了锣鼓,吴老三知道这是村里的集会。于是吴老三一把抹掉眼泪,急匆匆的往村里去。 到了村里,村长家已经挤满了人群,只见老村长嘴唇干裂,声音嘶哑地喊道, “县老爷已经下发了通知,不能继续祈雨,现在周边的河流全部没有了水,县里让我们去微山湖挑水灌溉。” 村长此话一出,顿时一片哗然,当即便有人说道, “村长,微山湖可是距离我们村子二十里,一个来回四十里,要一天的时间。而且用水桶去挑,一路上晃晃悠悠回来后连半桶水都没有。” “就这点水,连吃水都不够,还怎么灌溉粮食。还不如继续祈雨,我们多准备一点祭品,万一感动了上天下一场大雨,一切的问题迎刃而解。” 一众村民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